【中國,2021年6月22日】近日,STC(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位於東莞的實驗室——東莞標檢產品檢測有限公司(東莞標檢)正式取得英國時尚零售商NEXT的認可資質,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被NEXT認可的檢測實驗室。
此次獲得NEXT的認可,充分彰顯了STC在檢測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綜合服務能力。STC現可承接NEXT品牌下所有傢俱、家居、服裝、鞋子、飾品、彩妝等產品的檢測項目,為準備進入英國時尚零售市場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檢測服務。
NEXT是英國平價服裝零售巨頭,產品涉及面廣,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上影響了整個英國的時尚界。
東莞標檢于 2005 年成立,是由STC投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GACC)批准設立的獨立、第三方產品測試、檢驗及認證機構。多年來,STC一直緊貼工業及貿易發展,不斷擴大服務網路,致力為業界提供專業、可靠及全面的檢測服務,承諾提供科學、客觀及公正的檢測報告,確保產品符合相關的技術要求及安全標準,為消費者的安全保駕護航。
關於STC
STC(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成立於1963年,是一間獨立、非牟利的測試、檢驗及認證機構。STC提供廣泛的專業符合性評估服務,涵蓋玩具、兒童產品、紡織、服裝、鞋類、傢俱、電子及電氣產品、醫療器械、食品、化學品及藥品。早於2012年,STC成為香港第一所可承擔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檢測實驗室,為中港兩地廠家和進口商提供貼身的CCC認證檢測服務。于2014年,東莞標檢亦成為中國境內第一批外資CCC指定實驗室,在2015年更斥資新建動物實驗室,正式開始為國內外醫療器械生產商提供全套的醫療器械生物相容性測試服務,並於2019年初順利通過OECD GLP認證。2020年,STC旗下獨立認證機構香港認証中心(HKCC)成功加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電工產品合格測試與認證體系(IECEE CB),成為香港可以頒發CB證書的國家認證機構(NCB),STC現可同時發出CB證書及CB報告,提供一站式的CB認證服務。多年來STC獲廣泛的國際認可,包括中國計量認證(CMA)、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美國哥馬克阻燃實驗室(Govmark)、加拿大工業部(IC)、英國陶瓷研究協會(LUCIDEON)、英國賽卓技術中心(SATRA)、挪威電氣材料檢驗所(Nemko)、日本製品安全協會(CPSA)等,同時是國際認可的IECEE-CB計劃中的測試實驗室(CBTL),在檢測業享有較領先的地位。為迎合全球各地對檢測認證服務的需求,STC分別於東莞、上海、常州、廣西、黑龍江等主要城市或地區成立公司,此外,亦于越南、日本、美國及德國設有測試實驗室及辦事處,不斷擴大規模並拓展業務,力求為各行各業提供全面專業的檢測服務。
有關更多STC的詳情,請瀏覽www.stc.group。
傳媒查詢:
王先生(Kevin Wang)
電話:+86 769 8111 9888 (ext.8633)
市場合作:
王先生(Andy Wang)
電話:+86 769 8111 9888 (ext.8238)
朱先生(Papan Zhu)
電話:+86 769 8111 9888 (ext.8615)
【香港,2021年5月12日】今日下午,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與國際爭議解決及風險管理協會(IDRRMI)、世界經濟合作聯盟(GECA)、注册合規師公會(ICO)、香港中國法律公會(PRCLA)及香港中小企業工商聯合會(HCFSME)在STC香港總部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希望透過各方緊密合作,共同建立及推廣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進口貨品之統一品質標準,從而吸引更多中港澳及大灣區市民消費,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經濟發展與融合。STC總裁馮立中教授、IDRRMI主席羅偉雄博士、GECA金融發展委員會副主席葉國輝先生、ICO資深理事羅堅明先生、PRCLA會長蔣采穎女士及HCFSME主席譚耀泉先生代表各方簽署備忘錄。STC業務拓展及合規總監李德耀博士、中國銷售及業務拓展副總監曾智剛先生、IDRRMI副主席陳顥文博士及義務秘書長黃欣小姐、PRCLA副會長許潔文女士、副秘書長徐珮珊女士、HCFSME會長鄭綺文女士、監察委員會主席李迎春女士等出席簽約儀式。
本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標誌著STC將與IDRRMI、GECA、ICO、PRCLA及HCFSME合力推動大灣區統一品質標準和安全標準,並會推出「灣區標籤」(暫稱)引進優質的香港商品,以示統一標準下的商品口碑品質皆優,具有較強的認受性及公信力。各方將共同推廣「灣區標籤」作用於深圳、澳門、珠海以至大灣區各個地級城市,優化大灣區消費者對香港商品之信心與認同感,從而提升消費者對香港商品的購買慾,鼓勵他們消費,進而提振大灣區內外循環的動力。此外,各方將協助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等地的企業發展國際品牌、商標及專利等,保障企業知識產權,幫助企業加強應用風險防範及管理,並實踐跨境法律保障。
IDRRMI為客戶提供先進、全面及優質的一站式非牟利的專業服務機構平臺。服務涵蓋多個領域,包括協助促成商業交易、風險預防及管理、系統建設、商業諮詢、商業策劃、企業管理和爭議解決等服務。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貿易投資、金融等業務的機構及企業家提供專業服務。
GECA是一家位於韓國的非營利組織。其目的是通過提供網路機會,有效和透明的夥伴關係,創新以及提供商業諮詢服務,培訓和繼續教育,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國際貿易)和社會發展提供一個平臺。
ICO是自發性組成的專業公會,致力推動社會對合規專業人員的認可及推動合規專業標準的進一步發展,並促進最佳實踐和誠信標準。
PRCLA的宗旨是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尊嚴,忠於法律行業,恪守法律職業道德和紀律,提高中國律師的執業素養。PRCLA在香港大力推廣中國法律,加深香港人民對中國法律的認識。由已取得中國律師資格並已有執業證書的會員以中國律師身份為廣大的香港市民提供專業的中國法律服務,維護中國律師的合法權益,規範和拓展香港的中國法律服務市場,加強行業自律建設,致力服務全體會員,努力建設一支堅持信念、精通法律、維護正義、恪守誠信的香港中國法律隊伍,為社會文明和進步貢獻力量。
HCFSME是一個香港法定公認的非盈利商會組織,在香港政府指導下,專門支援全球華人地區中小企業的國際組織,是香港政府認可及支援的商會之一。
STC總裁馮立中教授表示:「STC相當重視今次多方合作,希望與各方共同制定出一套為大灣區而設的統一品質標準及安全標準。STC一直以服務香港為本,而大灣區則為近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項目。能夠參與本次合作並提供專業的協助將優質的香港商品引入大灣區,正正與STC的宗旨不謀而合。」
關於STC
STC(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成立於1963年,是一間獨立、非牟利的測試、檢驗及認證機構。STC提供廣泛的專業符合性評估服務,涵蓋玩具、兒童產品、紡織、服裝、鞋類、傢俱、電子及電氣產品、醫療器械、食品、化學品及藥品。為迎合全球各地對檢測認證服務的需求,STC分別於東莞、廣西、上海、常州、黑龍江等主要城市或地區成立分公司,此外,亦於越南、日本、德國及美國設有測試實驗室及辦事處,不斷擴大規模並拓展業務,力求為各行各業提供全面專業的檢測服務。更多關於STC的資訊,請流覽我們的網站:www.stc.group。
傳媒查詢:
戴小姐(Angel Tai) 電話:+852 2666 1813 電郵:angeltai@stc.group
詳情請參見PDF版本。
【香港,2021年3月30日】3月30日下午,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與香港中小企業工商聯合會(港中聯)及世界經濟合作聯盟(世經聯)在STC香港總部簽署了《推動大灣區統一品質標準發展合作協議書》,希望透過三方緊密合作,共同建立及推廣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進口貨品之統一品質標準,從而吸引更多中港澳及大灣區市民消費,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經濟發展。STC總裁馮立中教授、港中聯主席譚耀泉先生及世經聯金融發展委員會副主席葉國輝先生代表各方簽署協議書。STC業務拓展及合規總監李德耀博士、中國銷售及業務拓展副總監曾智剛先生、港中聯會長鄭綺文女士、監察會主席李迎春女士及副主席黃桂林博士等出席簽約儀式。
本次協議書的簽署,標誌著STC將與港中聯及世經聯兩個非牟利商會合力推動大灣區統一品質標準和安全標準,並會推出「灣區標籤」(暫稱)引進優質的香港及韓國商品,以示統一標準下的商品口碑品質皆優,具有較強的認受性及公信力。三方將共同推廣「灣區標籤」作用於深圳、澳門、珠海以至大灣區各個地級城市,優化大灣區消費者對香港及韓國商品之信心與認同感,從而提升消費者對香港及韓國商品的購買慾,鼓勵他們消費,進而提振大灣區內外循環的動力。
港中聯是一個香港法定公認的非盈利商會組織,在香港政府指導下,專門支援全球華人地區中小企業的國際組織,是香港政府認可及支援的商會之一。
世經聯是一家位於韓國的非營利組織。其目的是通過提供網路機會,有效和透明的夥伴關係,創新以及提供商業諮詢服務,培訓和繼續教育,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國際貿易)和社會發展提供一個平臺。
STC總裁馮立中教授強調:「高興與港中聯及世經聯一同合作,制定出一套為大灣區而設的統一品質標準及安全標準。大灣區為近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項目,能夠參與本次合作並提供專業的協助,為STC成為廣受認可的檢測機構這個目標打了一支強心針。」
關於STC
STC(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成立於1963年,是一間獨立、非牟利的測試、檢驗及認證機構。STC提供廣泛的專業符合性評估服務,涵蓋玩具、兒童產品、紡織、服裝、鞋類、傢俱、電子及電氣產品、醫療器械、食品、化學品及藥品。為迎合全球各地對檢測認證服務的需求,STC分別於東莞、廣西、上海、常州、黑龍江等主要城市或地區成立分公司,此外,亦於越南、日本、德國及美國設有測試實驗室及辦事處,不斷擴大規模並拓展業務,力求為各行各業提供全面專業的檢測服務。更多關於STC的資訊,請瀏覽我們的網站:www.stc.group。
傳媒查詢:
戴小姐(Angel Tai) 電話:+852 2666 1813 電郵:angeltai@stc.group
詳情請參見PDF版本。
STC接受TVB「東張西望」專訪,對有關氣炸鍋進行實驗,檢驗經氣炸後的食物所釋出之可癌物質,教你炸得健康。以下為實驗內容或點擊此處重溫內容 (時間軸03:05 - 04:04及06:55 – 07:56)。
氣炸鍋實驗內容
首先將食物樣品攪碎,取足夠份量以超聲波化學提取方法提取,之後過濾,剔除油分,然後用高效液相串聯質譜儀(LC-MS/MS)進行分析。
1. 不同食物經氣炸後的丙烯酰胺(Acrylamide)含量
根據廠商建議的烹調方式,薯條以200度烹調15分鐘,結果得出丙烯酰胺含量每公斤320微克。雞翼以200度烹調20分鐘,結果並未檢驗出丙烯酰胺。
結論︰並非所有食物經氣炸後都會產生丙烯酰胺。
2. 調整烹調溫度及時間後丙烯酰胺含量
溫度不變,時間減少
薯條以200度烹調12分鐘,結果得出丙烯酰胺含量每公斤82微克。
溫度降低,時間不變
薯條以180度烹調15分鐘,結果得出丙烯酰胺含量每公斤72微克。
結論︰炸薯條在減少烹調時間及降低烹調溫度的情況下,丙烯酰胺含量顯著減少7成或以上。
除以上提及的標準外,STC亦提供以下測試:
詳情請致電+852 2666 1888;電郵enquiry@stc.group或按此聯絡我們
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華南區副總監、東莞STC總經理黃桂友在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
桂港檢測互認搭建「桂品」出海便捷通道
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華南區副總監、東莞STC總經理黃桂友在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廣西質檢院合作的廣西—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項目當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廣西優質產品通過香港高端認證後,國內外市場認可度大幅提升,便捷出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廣西—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是廣西質檢院與香港STC開啟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合作項目,為廣西首批五個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之一。2018年,雙方完成了桂港兩地檢驗檢測認證實驗室數據和結果互認。2019年,雙方合作通過實現內地與香港檢測實驗室的互認互通,搭建了廣西特色產品通往海外的便捷通道,為廣西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一次檢驗、一張證書、全球通行」一站式便捷檢測和認證服務。
黃桂友稱,廣西仍有很多優質特色農產品藏在深閨無人識,市場銷路受限,而STC具備全球化的認證資質,發揮雙方優勢互補,消除技術壁壘,使廣西新能源電動車、電子信息產品等新興產業產品和食品、農產品、日用陶瓷等傳統產業產品與香港的優質產品順利進入對方市場,幫助「廣西製造」「廣西特色」及「廣西質量」通過香港渠道「走出去」,同時助推「香港製造」融入「一帶一路」。
據統計,目前已有213家廣西企業的238款產品通過STC的三大認證——香港優質「正」印認證、香港綠色標誌認證及香港安全標誌認證,涉及蔬果、茶葉、大米、米粉等產品。獲證後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市場的份額和知名度得到明顯提升,2019年實現新增產品附加值9億多元。
黃桂友告訴記者,隨著眾多廣西優質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了解和參與到優質正印認證活動中。此外,廣西也將持續推進廣西特產行銷海外優質認證計劃,擴大獲得香港優質正印認證的企業和產品數量。同時,以優質正印認證項目為抓手,推動廣西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各環節國內外標準體系有效銜接,構建涵蓋生產、加工、包裝、儲存、運輸、消費等環節的廣西出口農產品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打造廣西相關農產品出口基地,擴大農產品出口,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原文刊于《香港商報網》
STC亦有提供關於化學品、消費品、食品、環境及化學分析、藥物、微生物等檢測。詳情請聯繫我們。
詳情請參見PDF版本。
近日,央視《生活提示》欄目播出的“您選的檯燈真的護眼嗎?”,STC常州實驗室擔任檯燈檢測技術支援。以下為採訪內容或點擊此處回看採訪視頻。
CCTV:為了保護視力,越來越多的朋友會選擇購買專門的讀寫檯燈。今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等單位開展了讀寫檯燈比較試驗,共測試了73款市場上常見的讀寫檯燈樣品。那結果究竟如何呢?我們在購買讀寫檯燈時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CCTV:據瞭解,本次測試的73款樣品中有36款購自線上,37款購自商場、超市及批發市場,樣品單價從30到1649元不等,比較試驗採用了多個相關國家標準。
STC:在安規方面,主要是通過GB 7000.1、GB 7000.204國家強制性標準來考核,而在性能方面,主要採用的是GB/T 9473、GB/T 31831等性能標準來對產品進行考量。
CCTV:73款樣品中,藍光測試專案均符合安全要求,但竟有多達61款樣品在照度及照度均勻度、色溫、一般顯色指數等方面存在問題。
照度及照度均勻度
STC:其中45款樣品照度過低或照度均勻度不好,都沒有達到A級要求,會影響照明的清晰度和舒適度,長期使用的話,容易形成視覺疲勞,青少年的話也會引起近視。
CCTV:照度,通俗的說就是物體被照亮的程度,均勻度就是指燈光要均勻,不能有明有暗,大家選購時至少要選擇A級產品,AA級更好,如果發現產品的燈光不夠亮,或者光線明暗不均勻,則不要選購。
色溫
CCTV:此外,在73款樣品中,還有24款的色溫不在合理的範圍內,也不利於孩子的視力保護。
STC:我手中的這款燈,它的色溫是可調的,這個是冷光源,色溫大於4000K(開爾文),這個是暖光源,色溫小於4000K(開爾文),在這種暖光源條件下,我們眼睛看上去比較舒服,對於我們寫作業來說還是比較適合的。
CCTV:色溫低於4000K的暖光源視覺舒適,不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更適合長時間讀書學習,選購的時候注意看產品標識,要選擇色溫低於4000K的,如果是色溫可調節的,要看看是否可以調節到4000K以下。
顯色指數
CCTV:73款樣品還有9款樣品的一般顯色指數低於80,這對於孩子的讀寫也非常不利。
STC:兒童使用檯燈時,儘量選用高顯色指數的燈具,建議顯色指數不低於80,如果選用低顯色指數的檯燈,反射回兒童眼中的色彩會失去飽和度,造成顏色失真,容易造成視覺疲勞,進而可能會導致近視。
CCTV:光源的顯色指數越大,越能顯示出被照物體的顏色的真實性,一般產品都會標識,選購時別忘了看一眼。
閃爍性能
CCTV:檢測發現,還有2款讀寫檯燈樣品閃爍性能達到了高風險水準,選購時也要注意一下。
STC:有一個簡單的判定(閃爍)方法,比如說我們用手機的攝像功能,來直接照射這個燈具的光源,有一閃一閃眼睛很明顯能看到的這種現象,它就是一個頻閃的現象,如果閃得很厲害的話,那他這個風險就比較高了。
除以上提及之標準外,STC亦提供以下測試:
詳情請致電+86 519 8548 7806;電郵enquiry@stc.group或按此聯絡我們。
STC接受RTHK香港電台31台有關口罩標準及使用致癌或有毒染料測試的訪問,以下爲訪問內容或點擊此處重溫相關訪問 (時間軸 02:24 -07:43)。
訪問內容
問:政府有無要求口罩需要進行什麼測試呢?
答:以我們所知﹐香港政府視口罩爲一般商品。
現時香港有兩條法例監管:
第一條是「商品說明條例」﹐要看商品上所說明的內容是否一個虛假的聲明。例如﹕口罩包裝上顯示PFE顆粒過濾效率﹐BFE細菌過濾效率是大於95%﹐而這個說明是否與一個真實的聲稱。
第二條條例就是「消費品安全條例」﹐主要是監管產品是否安全﹐適合消費者使用。例如﹕一般口罩的細菌含量會否超出安全標準。
問:現時一般的口罩生產商會進行什麼測試?
答:香港一般的口罩生產商,多採用美國的標準ASTM進行口罩測試。ASTM F2100-19當中有5個測試項目:BFE細菌過濾效率;PFE顆粒過濾效率;壓力差(透氣度);合成血液滲透阻力測試和可燃性(防火)測試。
另外,還有常用的是歐盟EN14683標準﹐包含4項檢測﹐BFE細菌過濾效率﹐壓力差就是透氣度測試﹐耐濺(血液滲透)測試及微生物潔淨度測試。
問:口罩生產商會不會為口罩進行關於致癌染料、螢光劑或者重金屬含量測試?
答:最近因為花款比較多﹐而市民開始關注著色劑的安全性。STC自10月開始便有收到物料製造商及口罩生產商希望增添致癌有毒染料測試﹐包括偶氮致癌物質的著色劑測試及重金屬測試等。
除以上提及之標準外,STC亦提供以下測試:
詳情請致電+852 2666 1888;電郵enquiry@stc.group或按此聯絡我們。